【資料圖】
北京日報客戶端 | 記者 牛偉坤 程功 實習生 劉嘉雯
小小講解員上崗講科普,科研人員走到臺前揭秘策展故事,展廳里上演原創(chuàng)話劇……8月1日,國家自然博物館開啟一年一度的“博物館之夜”,近兩千名觀眾盡享博物館奇妙夜。
“大家好,我是小小講解員丁怡然,今天由我?guī)ьI(lǐng)大家一起認識古哺乳動物。”18時30分,古哺乳動物展廳門口,10歲的丁怡然眼睛含笑,語氣沉穩(wěn)地向觀眾打過招呼后,右手向景觀箱微微示意,接著說道,“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景觀箱里的劍齒虎和大唇犀。景觀箱的設計只是為了讓大家直觀感受動物之美,并不代表里面的動物生活在同一時期。在進化史上,劍齒虎和大唇犀的生存年代、生存地點和環(huán)境都不相同……”伴隨著她落落大方的講解,大小觀眾們穿越時空隧道,一起徜徉在古哺乳動物的世界里?!敖裉焓俏业谝淮握缴蠉彙!倍♀宦晕⒕o張的語氣里不無驕傲,“現(xiàn)在這里已經(jīng)成為了國家自然博物館,很多外地甚至國外的朋友都會過來參觀,能把自己學到的知識講給大家聽,我覺得特別開心?!?/p>
在神奇的非洲展廳,幕后的科研人員走到臺前,向觀眾們揭秘標本背后的故事?!按蠹抑恢肋@只鴕鳥是雄性還是雌性?”在鴕鳥標本前,專家賣了個關(guān)子。面對不一的答案,他給出了一個小線索,“鴕鳥孵蛋有個特點,晚上由雄鴕鳥孵,白天由雌鴕鳥孵。不過現(xiàn)在是黎明狀態(tài),應該屬于換崗期?!庇^眾面面相覷,他接著揭秘,“正是因為處于換崗期,狒狒才有了可乘之機,搶走了鴕鳥蛋。”他的語音剛落下,觀眾們的視線也隨之投向鴕鳥前方的狒狒,只見一臉恐懼的狒狒懷抱著鴕鳥蛋,正望向怒目圓睜的鴕鳥,“其實,處于食物鏈中下端的狒狒不管搶什么食物都很恐懼……”簡單的兩個標本,專家一口氣講了近十分鐘。“很多觀眾走到這里可能照張相就過去了,其實展覽中的每個標本里都有很多豐富的細節(jié)?!?/p>
今年的“博物館之夜”不僅知識性強,而且趣味性足。博物館專門設計了“博物護照”供觀眾蓋章打卡。排在古爬行動物展廳蓋章隊尾的一位女生滿臉興奮,“我是從山東來的,想趁著暑假到北京的博物館里多學點兒東西?!痹谶@位女生看來,在博物館里蓋章格外有紀念意義,“回家翻看這些蓋章的時候,我也能想起自己在這里參觀的經(jīng)歷?!?/p>
國家自然博物館科普教育部副主任金淼介紹,今年的“博物館之夜”實現(xiàn)了“質(zhì)”和“量”的雙重升級:針對觀眾不同的休閑體驗和學習體驗需要,該館設計了內(nèi)容豐富的活動內(nèi)容;活動周期也從往年的一周擴展到8月整月?!拔覀兿M鼙M最大的努力,為觀眾拓展出豐富的活動空間和教育內(nèi)容,吸引觀眾走進博物館,感受博物館的魅力。”金淼說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(nèi)容為本網(wǎng)站轉(zhuǎn)自其它媒體,相關(guān)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(wǎng)觀點,亦不代表本網(wǎng)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(nèi)容的真實性。如稿件版權(quán)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(wǎng)發(fā)布,可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本網(wǎng)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聯(lián)系方式:291 32 36@qq.com
Copyright ? 1998-2023 by 中陜網(wǎng)版權(quán) 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