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基金公司,有這么一群人:他們穿著精致、能言善道,不是在出差,就是在出差的路上,常年活躍在各大銀行,是基金經理和理財經理的傳聲筒。雖然很少出現(xiàn)在工位,每一個百億“爆款”的背后,都有他們努力的身影。
(相關資料圖)
他們是渠道銷售,或者更高大上一點的稱呼——渠道經理。在追求產出比的基金行業(yè),他們是僅次于投研的核心工種。
沈悅曾是其中一員。2019年底,她在一眾985畢業(yè)生和QS前200留學生中殺出重圍,進入一家頭部公募基金做渠道經理。
起初,這份工作充滿光環(huán)。對內,接受來自基金經理的培訓;有任何宣傳需求,跟市場部招呼一聲,很快就會有人響應;工作時間相對自由,不用被工位束縛。對外,每天妝發(fā)靚麗,穿著職業(yè)套裝,踩個小高跟,拿個iPad,和銀行理財經理談笑風生。
光環(huán)沒有持續(xù)太久。隨之而來的,是愈發(fā)內卷的銷售氛圍,不間斷的高鐵出差,壓迫的深夜線上會,新發(fā)期的焦慮與失眠......
“有點像基金公司的一個傳聲筒?!?/strong>這是做渠道銷售時,沈悅對自己的定位。
和機構銷售不同,渠道銷售雖然被分在零售條線,卻并不直接接觸投資者,而是負責和銀行進行溝通。
當公司要發(fā)新基金,“總對總”崗位的人會率先出動,去和各家銀行洽談代銷事宜。主銷渠道通常就是托管行,另外還要找兩到三家銀行作為輔銷。
主銷和輔銷確定后,各個區(qū)域的渠道銷售會立刻跟進。沈悅任職的那家基金公司,一共有30多個渠道經理,他們不均勻地分布在全國各地,觸角伸向經濟發(fā)達地區(qū)。北上廣深人手最多,沈悅所在的區(qū)域是某二線沿海省份,只有她一人常駐。
沈悅要攻克的第一道關卡是省行,“省行(分行)會告訴你哪些支行強,支行會告訴你行里的銷冠是誰”。
渠道經理的主要任務,就是“搞定”那些業(yè)績拔尖的理財經理,說服他們幫忙代銷公司的基金。
沈悅負責的省份,有十余個地級市。她一天的工作行程,通常是從趕早班車開始的。七點左右起床,梳洗打扮一番,隨便扒拉幾口早飯,然后打車到高鐵站,搭乘一趟前往其他城市的高鐵。
如果當天要跑不止一個城市,下了高鐵后,她會把行李箱寄存在小賣部,緊接著打車前往要去的銀行,再掐好時間返回高鐵站,繼續(xù)奔赴下一個地方。
她會爭取在上午跑完兩家銀行。到了午休時間,她會找一個餐館,一邊吃飯,一邊打電話預約第二天的行程。
趕路的空隙,微信的對話框會不停地彈出新消息。她的微信好友列表里,聚集著各大銀行的上千位理財經理,這些人隨時可能向她咨詢有關產品和基金經理的各種問題,為他們解疑答惑,也是沈悅工作的一部分。
有新基金發(fā)行的時候,她每天至少要跑4家銀行。每一次實地拜訪的溝通詳情,都要在一天的工作結束后,以日報的形式匯總梳理給上級,有時會要求不低于1000字。如果是在同一個城市出差,她最多的時候一天跑過8家銀行。
沒有其他安排的情況下,沈悅當天的行程會在銀行關門前,也就是下午5點左右結束。但基金發(fā)行期,除了和理財經理的一對一溝通,還要給部分銀行做一對多的產品培訓,有時是穿插在銀行關門后的內部會議中,有時是線上微信群內“語音+文字”的路演。
晚上回到酒店,稍作休整,沈悅還要繼續(xù)處理一些案頭工作。比如,編輯朋友圈的宣傳文案;一些大行或者核心理財經理會有特殊的文案要求,需要制作產品一頁通,甚至于基金申購的流程圖;或是打開公司的筆記本電腦,在系統(tǒng)里處理報銷等繁瑣的事務。
每到產品發(fā)行期,沈悅的神經就會不自覺緊繃。
基金正式發(fā)售前,會有兩周的預熱時間。渠道部的領導經常會半夜上線,拉著三十幾號人開會,一直持續(xù)到凌晨兩三點。
開會的內容和壓力,主要來自銷量摸底。所謂摸底,就是每個區(qū)域的渠道銷售根據(jù)和理財經理的溝通情況,報一個預估的銷量。
“報不出來,就別想下線了。如果報出來的銷量最后完不成,也免不了被苛責?!庇幸欢螘r間,因為精神壓力過大,沈悅晚上總是失眠。
站在領導的角度,她也能理解,“大家報了銷量之后可以心里有個數(shù),大概知道這次的任務能不能完成”。
“但還是會存在變數(shù)。”在沈悅看來,一個基金能不能賣的好,取決于很多因素。
最重要的一環(huán),是搞定“總對總”,總行同意重點代銷了,下面的分行、支行自然會積極行動起來,再配上優(yōu)于同行的活動,就會成為當期熱推的產品。
如果沒能被總行列為重點代銷產品,就只能靠渠道銷售多下功夫,“理財經理每天的事情太多了,你得跟他們搞好關系,把‘飯’喂到他們面前,他們才會在茫茫產品中,關注到你推薦的那一只”。
這種需要費盡心思去維護的關系,十分脆弱。有時,沈悅好不容易說服某個理財經理代銷公司的基金,但最后產品業(yè)績表現(xiàn)不好,銀行客戶體驗差,“對方就可能再也不愿意幫我賣基金,因為站在他的角度,這個產品就像是我賣給他的一樣”。
最嚴重的時候,不少同事的微信被人投訴到封號。起因是市場下跌比較狠,某只基金回撤比較大,一些理財經理為了宣泄自己的不滿,在微信后臺以“誘導銷售”為由,對他們的微信賬號進行投訴。
封號對渠道經理來說,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。上千位理財經理的微信得一個一個加回來,很多500人的工作群,就算重新被拉進去,也無法再成為群主。
沈悅在職的那兩年,很少有喘息的時候。因為正好是基金最火爆的階段,一眾明星基金經理風頭無倆,在社交平臺占據(jù)流量高地,發(fā)行市場也一片火熱,遍地爆款。各家基金公司干勁十足,都想從中分一杯羹,讓管理規(guī)模再上一個臺階。
一直到離職前,沈悅的狀態(tài)都像上了發(fā)條,被工作填滿。她的領導也感慨,“這是從業(yè)十年來最忙的兩年”。
2021年的那個冬天,沈悅決定停下來。長時間的高壓工作,讓她的免疫系統(tǒng)出現(xiàn)問題,身體頻繁爆發(fā)炎癥。“有同行以過來人的經驗勸我,可以辭職休息半年,再繼續(xù)出來干”。
離職后的沈悅沒有再回去。
她后來認真回顧了這段工作經歷。雖然渠道銷售的學歷門檻越來越高,校招動輒“985”和“QS前200”起步,但在她看來,崗位本身含金量沒有那么高,“渠道銷售所需的專業(yè)知識,到一定程度就打滿了,出差做的也是比較重復性的工作”。
另一個現(xiàn)實的問題在于,渠道銷售是一份“吃青春飯”的工作,如果35歲前沒有晉升到管理崗,很可能會被行業(yè)淘汰。沈悅當時的同事,年齡段大多在25-30歲之間。女性從業(yè)者面臨的職場壓力會更大一些。沈悅離職后,曾有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想挖她過去,但入職的條件是,兩年之內不能生孩子。
在她看來,這份職業(yè)的性價比并沒有外界想的那么高。頭部基金公司的薪資構成,年終獎占比通常超過50%,且發(fā)放時間普遍較晚。少數(shù)公司會在三、四月發(fā)放上一年年終獎,大多數(shù)要到年中才到賬。
有的公司會更晚。比如,沈悅2020年的年終獎,2021年8月底才到賬。想跳槽的人,一般會熬到年終獎下來再走,“但也相當于奉獻了大半年”。
因為經常出差,墊付差旅費用也是家常便飯。而報銷的流程頗為繁瑣,周期也比較長,“每一筆報銷都要經由十幾個人審批,任何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卡住了,錢都可能報不下來”。沈悅在老東家的最后一筆報銷,是離職三個月以后到賬的,“在行業(yè)里不算慢了”。
有過憧憬,有過收獲,也有過沖擊,沈悅最終選擇離開基金公司。時隔一年半再回憶這段職業(yè)經歷,沈悅感慨,“像是一趟象牙塔破碎之旅”。
注:應受訪者要求,沈悅為化名。受訪者個人從業(yè)經歷僅供參考,不代表行業(yè)全貌。
本文作者:蔣金麗,來源:財經雜志,原文標題:《一位前基金渠道銷售的職場回憶錄》
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。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,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或需要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、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。據(jù)此投資,責任自負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為本網(wǎng)站轉自其它媒體,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(wǎng)觀點,亦不代表本網(wǎng)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(wǎng)發(fā)布,可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本網(wǎng)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聯(lián)系方式:291 32 36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