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,王延光的妻子又聽到了他的夢話。
“剖面”“井位部署”“地震資料”……
漢語、英語混雜的夢話持續(xù)了很長一段日子,王延光的妻子好幾次想錄下來給他聽,但都沒能成功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王延光的忙碌,妻子邢學珍深有感觸。她曾經(jīng)準備了一個日歷,想記錄一下王延光不回家的日子?!白詈髣澋娜兆犹啵纱嗖粍澚??!?/p>
生活中,王延光是一個愛好非常廣泛的人,足球、排球、爬山,吉他、二胡、中阮。他自己引以為傲的是當排球二傳手,這似乎映射了他的工作,首當其沖處理各種各樣的“來球”。
“平常我們倆都喜歡運動,也經(jīng)常去爬山,但所有的愛好在工作面前,都要往后排,這是前提。”妻子對王延光的習慣心知肚明。
性格開朗的她在接受采訪時,第一句話就是,你們從我這里了解到的可能都是抱怨。一心撲在工作上的王延光,在家庭中的缺席自然不必多說。作為外人,我們即使能體會到風雨里騎著自行車接送孩子的苦楚,也體會不到除夕夜久等不來的辛酸。
公與私,大家與小家,又有幾人能兩全?
一次,王延光因為甲狀腺切除手術住院,出院后第一天他就趕往單位,手術沒有拆線,擔心別人看見,王延光用圍脖將脖子纏住,準時出現(xiàn)在工作崗位。
人們常用“工作離開誰都能轉”來安慰自己,但在王延光看來,工作總要有人干,那個人為什么不是自己。談到自己的成長歷程,從一個懵懂少年到集團公司油氣勘探領域首席專家,“把自己擺進去”是王延光不變的選擇。面對油田不同階段勘探開發(fā)需求,他迎難而上,解決一個個問題,開拓一個個領域。
在他看來,躬身入局,責任使然,使命如此。
讓邢學珍印象最深刻的是王延光為了一個區(qū)塊的地震資料獲取,“三進三出”新疆奎屯。
從事多年勘探工作,王延光深知一手資料的重要性,也深知每一個區(qū)塊的地震勘探需要花費上億元資金。而他能做的,就是即使付出再大的辛苦,也要確保數(shù)據(jù)的準確性。
為此,他養(yǎng)成了一個習慣,地震采集必到現(xiàn)場,井位部署必聽報告。
王延光的徒弟秦寧非常佩服師父的記性:“所有區(qū)塊的資料像是印在他腦子里一樣,隨時都能講出來?!?/p>
但很多人并不知道,四十年來,王延光的足跡幾乎踏遍了勝利油田東西部所有的區(qū)塊,在物探的世界里,巡視他付出心血的每一寸土地。
“天空沒有留下鳥的痕跡,但我已飛過?!蹦切凶咴诖蟮厣系膱皂g,和一串串深淺不一的腳印,讓夢中的話變得有魔力,照亮前行之路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(nèi)容為本網(wǎng)站轉自其它媒體,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(wǎng)觀點,亦不代表本網(wǎng)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(nèi)容的真實性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(wǎng)發(fā)布,可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本網(wǎng)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聯(lián)系方式:291 32 36@qq.com